爱游戏app合法吗?
game show 新闻动态
你的位置:爱游戏app合法吗? > 新闻动态 > 高考既然划了本科最低控制分数线, 可最终又降分征集录取, 为何?
高考既然划了本科最低控制分数线, 可最终又降分征集录取, 为何?

2025-08-16 04:10    点击次数:137


  

2025年高考全国大部分省市本科批录取已经或者接近录取尾声,在最后一次征集志愿录取阶段,绝大部分省市都会有一个降分征集录取环节,也就是说,本科线以下的考生,可以在这次降分征集录取中获得“捡漏”机会,以专科批次的分数去读本科。

在重庆2025高考物理类录取中,第三次征集志愿时,还有93所高校的722个招生计划尚在征集录取阶段,最终有58所高校的167个志愿参与了降分征集录取,降分幅度在1-20分之间,因为重庆高考本科批次的征集志愿录取的最大降分幅度限定在20分以内。很有意思的是历史类也进入了三次征集阶段,有7所高校缺额10人,但最终基本上完成了招生计划或者说高校不愿意再降分录取;物理类在第三次征集时,有43个院校志愿获得了本科线上录取机会,其余绝大部分进入了降分征集阶段,可见降分征集人数也还不少。

此时会有不少高考生及家长、网友会不由自主地发问:“既然设定了一个本科批最低控制分数线,到最后征集时,却又不遵守这个最低控制线了,降分录本科生,那设定这个分数线的意义又在哪儿呢?”因为公办本科院校基本上不会也不愿沦落到降分征集录取,只有民办本科院校会参与降分录取,这就让绝大部分人不得不怀疑,降分录取为的是多收一点学费罢了。

考试院与高校决定降分录取真的只是为了多收点学费吗?当然不全是,除了多收一点学费支持民办本科院校办学之外,更多的还是为线下考生着想,考试院划线时有一个20%的余量,在这120%的考生中,依然还有空缺的学位,既然线上的考生不愿意就读,并不等于线下的考生就都不愿意读,在最后一刻给予线下考生机会是合理的考量,并没有太大的问题。但个人觉得,降分征集录取没有问题,但降分的幅度还是得有一个限制,最为常见的限定分数就是线下20分以内,超过太多,则失去了本科线的意义,我们也不得不为降太多分而被录取的考生担忧,他们能否顺利毕业?

在2025年高考录取中,是否只有重庆进入了降分征集录取阶段?绝非如此。比如在广东省公布本科批次第三次征集志愿时,明确规定了征集志愿条件,其中普通类历史类考生高考成绩为428分、物理类考生成绩为400分,这个分值均较高考成绩公布时的限定本科批最低控制分数线低了36分。最终物理类在征集9000人计划的情况下,仅录取了3796人,依旧还有57.8%的缺额计划没有录满;历史类6个专业组征集1231人,其中3个专业组没有投满,另外3个专业组投档人数大幅超越了计划征集人数,比如湛江科技学院计划数仅为1048人而实际投档人数达到了1856人,广州工商学院缺额21人而实际投档217人等等。

再如陕西省本科批第二次征集时,就明确了降分录取规则,普通历史类考生在线下15分及以内、物理类考生在线下30分及以内,均可填报第二次征集的本科批志愿。广西壮族自治区在本科普通批第四次征集志愿时,明确指出:“本科普通批第四次征集志愿不受文化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限制,所有未被录取的考生均可填报。”江西省教育考试院规定:“普通类各批次高校征集志愿投档录取时,在控制线上投档不满额的高校,可在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下20分内,对征集志愿填报该院校专业组的考生,逐分下降投档(部分有明确分数要求的除外),由高校择优录取。”

从上面多个省市的降分征集录取条件来看,不同省市的要求会有很大的差异,降分幅度不一样,不同科类降分幅度也不一定完全一样,更有像广西这种完全没有限制的征集录取。对学校层次、专业没有太大要求,只希望读一个本科学历,家庭经济条件也允许的前提下,各位高考生及家长可以关注本科批次最后录取的降分征集机会。